close

青海省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牧民增收

稿件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發佈日期:2017-12-30 字體大小:【大】【中】【小】

????近年來,青海省努力拓展勞動力轉移就業渠道,紮實推進就業扶貧工作,並將發展勞務經濟、打造勞務品牌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積極引導廣大農牧民走勞務輸出致富的發展道路。2015年至今,全省農牧區勞動力累計轉移344萬人次,勞務收入195億多元,人均年勞務收入5675.6元,勞務經濟已經成為廣大農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措施。

????打造特色勞務品牌 拓寬“外輸型”勞務經濟

???自動塔皮機|自動塔皮機械?青海省依托各地地緣人文傳統優勢,積極打造“化隆牛肉面”“樂都高原電建”等“外輸型”傳統勞務品牌。

????今年3月,青海省政府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青海拉面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創業的實施意見》,加速推進“青海拉面”擴面、提檔、升級。截至目前,省內群眾已在全國280多個城市開辦拉面店3.12萬傢,從業人員達到19.4萬人,年實現勞務收入近百億元。同時,海東市樂都區積極打造“樂都高原電建”勞務品牌,培養瞭一批電工、電焊工、泥瓦工、架子工等具有特種作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勞務經紀人。目前,全區從事高原電建的71名勞務經紀人帶動區內14個鄉鎮的5000多人長期在新疆、甘肅等地從事電網線路架設工作,年均實現勞務性收入3.52億元。

????發揮資源優勢 發展“內增型”勞務經濟

????青海省不斷引導和幫助廣大農牧區群眾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文化優勢創新創業,目前,以“大通生態旅遊”“波航休閑農莊”“黃南熱貢藝術”為代表的生態遊、文化遊及藝術品加工制作,已成為青海省農牧區帶動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內增型”勞務品牌,致富增收效果明顯。

????如“大通生態旅遊”以西寧市1小時旅遊經濟圈為背景,吸引城市居民前來休閑觀光,經濟效益逐年增加,今年共接納遊客達到60萬人次,投入到服務行業中的勞動力達到1.5萬人次,經濟總收入達1.5億元;黃南州通過“傳、幫、帶”,培養瞭大量唐卡、堆繡、木雕、石刻等非遺人才。

????加強區域合作 壯大“傳統型”勞務經濟法式塔皮機|法式塔皮機械

????受各種因素影響,青海省赴新疆摘棉務工的農民工人數逐年下降,青海省另辟務工渠道,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

????海西州枸杞種植面積已達45.72萬畝,人工采摘勞動力需求旺盛,青海省通過組織實施“海西枸杞采摘”活動,年均轉移勞動力7.8萬餘人次,占全省勞動力轉移就業的7.4%。同時,省內其他地區積極與海西州搭建勞務對接平臺,組織當地農牧區富餘勞動力前往海西州從事枸杞采摘務工。

????據統計,今年“海西采摘枸杞”活動共使用省內外采摘勞務工9.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06億元,人均收入6700元,對全省農牧民轉移就業形成瞭港式蛋撻機|港式蛋撻機械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強化政策措施 提升勞務經濟服務水平

????青海省持續開展各項公共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積極搭建轉移平臺,及時發佈崗位信息,公共就業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年,全省各地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活動229場,累計組織7297傢各類企業入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6萬個,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4.78萬份,向各類援助對象提供政策咨詢4.98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性協議1.2萬份。

????同時,青海省不斷拓展完善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政策,將促進高校畢業生和城鎮困難人員的各項就業扶持政策進一步拓展到貧困勞動力;積極發揮全省8000餘名勞務經紀人的示范引領作用,持續激發經紀人的熱情。2016—2017年,全省通過勞務經紀人直接或間接組織輸出的人數,占到勞動力轉移就業總數的60%以上。

????加大培訓力度 不斷提高轉移就業能力

????青海省進一步加大勞務輸出培訓投入力度,統籌使用各類培訓資源,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青海省實施新生代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藏區城鄉勞動力技能促進就業培訓等項目,年均培訓8.3萬人次,培訓合格率達到90%,參訓人員80%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能力證書,當期就業率超過70%,培訓就業後月人均收入高出普通農牧民300元以上。

????同時,結合貧困勞動力創業培訓需求和區域經濟特色,青海省開展符合不同群體需求的創業培訓,幫助貧困人員提高就業創業和經營能力。今年以來,全省共開展精準扶貧技能培訓6949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9%。(王軍)


arrow
arrow

    jpx771vf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